10月10日是第2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旨在号召全社会积极参与精神卫生工作,共同承担防治责任和义务,形成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保护和促进公众心理健康。10日上午,我市精神病人疗养院与市疾控中心、桐山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在市府路开展精神卫生宣传与义诊活动。
在当日的随机采访中,记者发现,当前大多数人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认识并不足,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与偏见。市民王先生表示,他理解的精神卫生就是精神方面有问题,是很不好的疾病。当然,也有不少市民认为,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如果心理亚健康状态时寻求心理咨询是非常必要的。
“没有精神障碍并不代表精神完全健康,事实上,一个人一生中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精神卫生问题,最普通的例子如自卑、焦虑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但是,出现精神卫生问题不一定等于有精神疾病。”市精神病人疗养院的医生说,现在,很多人发现自己或家人有精神疾病不愿承认或者不愿去专科医院治疗,很怕被人称为“精神病”。事实上,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一样都只是一种病而已,而且,精神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市精神病人疗养院医务科副科长张忠策表示,目前,由于精神卫生知识普及和宣传不够,大多数人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对患者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偏见与歧视现象较为严重,包括患者,他们对精神或心理卫生诊疗也存在偏见和误区,认为是见不得人的事。因此,近年来该院与市相关部门利用世界精神卫生日加强宣传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公众对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认识,促进社会更加理解并接纳患者,使患者顺利回归社会正常生活。
作者:汪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