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报道,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均已制定短信提醒费用收取标准,消费者一度习惯了的短信提示“免费午餐”宣布告一段落。
为什么一项免费提供的业务,突然就变成了收费业务?这种收费有其政策依据吗?按月扣费是强制要求的吗?
“北京的农行客户如需开通个人消息通知业务,需要去柜台办理,银行方面不会擅自为客户开通这一收费项目。”昨日,农行客服人员对此回复称,收费公告现在已经在各大网点贴出,如果客户对于这个收费不太愿意接受,也可以取消相应的服务。
昨日下午以客户身份前往位于翠微路附近的一家农业银行网点,在表示需要新开储蓄卡之后,银行工作人员果然明确告知,不是办新卡就默认开启短信提示服务,且从12月开始将每月收取2元的短信提示费。“如果您确认愿意接受收费,需要开通,请您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开通注册。”
而即便是已经开通了短信提示服务的客户,如果想要取消这项业务也并不复杂。市民吴女士收到的农行通知短信中明确:“如需取消服务请于11月30日前通过我行网点柜台、网上银行、掌上银行或自助服务终端办理。”
银行业人士坦言,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开通短信提示业务。“比如说有的账户几乎没有资金出入,或者频率很低,就不太有必要开通短信提示。”一家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表示,从银行的角度来说,也希望客户开通这一业务,更多是出于账户安全的角度,银行卡盗刷的案件时有发生,短信会起到提醒客户的作用。
而更加有趣的是,在这一现状背后,几乎无孔不入的互联网同样没有错过“搅局”良机:多家中小银行几乎不约而同开始宣传微信提醒功能,最大卖点恰恰是:免费。目前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广发、兴业、中信等多家银行均不约而同推出了微信推送功能,免费为持卡人提供消费信息通知。
除了“交易提醒”功能外,各家银行的“微信银行”甚至只需要用户输入“额度”、“积分”等字眼,一两秒钟后,微信客服平台就会马上发送消费者想了解的信息。在还款日前夕,微信平台还会把用户的本期账单金额、最低还款额、未还金额、最后还款日等信息整理后发送。如果消费者在这个时候想通过手机还款或是申请提高临时额度,也都可以输入相应序号,把需求告诉系统,它会一步步指导如何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