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浏览 > 首页 > 新闻资讯
信息检索:  搜索    人才搜索
新闻中心
您目前浏览 > 首页 > 新闻资讯 > 焦点资讯 > 正文

中留学生七成回国就业 海归加入“公考”大军

添加时间:2013/7/28 16:35:31    点击数:935    作者:    来源:福鼎人才网
       “公考热”已不是新鲜的话题,但近些年,在号称“天下第一考”的公务员考试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海归的身影,这引来了不少关注。据报道,仅浙江省今年就有1609位海归报了省市县乡四级公务员招录联考。
  没人为“海归”就业开绿灯
  近些年,出国门槛降低了,留学人数增多了。然而,与“留学热”持续升温相对应的,却是国外经济形势的不景气与留学生在外就业情况的急转直下,越来越多留学生最终选择归国就业。
  据教育部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有超过七成的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就业。
  2012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7.29万人,与2011年相比,留学回国人数增加了8.67万人,增长了46.57%。
  然而,与高端海归人才愈发“受宠”相比,对许多普通海归而言,留学背景并未帮助其大开就业“绿灯”。即便是“公考路”也同样充满艰辛、竞争激烈。今年上海市青浦区招聘60名城管,有2名博士和119名硕士进入面试,其中包括了一名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海归。
  “铁饭碗”很有吸引力
  公务员相对较高的收入以及稳定的工作环境吸引了诸多“漂泊”多年的海归。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张枫回国后辗转考入事业编制单位,今年,他又参加了公务员考试。林女士的女儿就读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她希望女儿毕业后回国报考海关。林女士说:“公务员挣得多,福利还好,自己做生意或者给人家打工都太辛苦。”
  “许多外企、大型国企等单位的竞争力和溢出效应下降很多,而公务员工作收入稳定,退出机制日益完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胡小武教授说,“如今海归越来越倾向‘铁饭碗’也是市场此消彼长的正常结果。”
  但也有专家对此表示担忧,海归花费高额成本出国留学,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却不进入高度竞争化的市场领域就业,这造成了人力资源分配不均甚至浪费。
  扬长避短是关键
  一般机关单位的招聘计划对海归一视同仁,留学背景并不会为海归报考公务员带来太多优待,公务员考试是海归争抢“铁饭碗”必过的一道坎。“我们对国内的很多政策、方针和国情并不了解,做题时难以联系社会实际。”从法国鲁昂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陈猛道出了许多海归的无奈。
  对此,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徐力教授认为,海归人才相比本土毕业生具有外语、创新思维、国际视野等方面的优势,许多政府部门需要这些特质来开展国际招商引资、对外交流,提高国际化水平,因而海归要学会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发表评论
目前共有 0 条评论
特别声明: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请先 登陆注册
验证码:

福鼎人才网广告
最新评论
Copyright(C)2003-2021 本站由福鼎市雅索软件公司负责运营 / 常年法律顾问:福建惠尔律师事务所
咨询热线:0593-6122009 E_mailto:webmaster@fdren.net
国家版权局证号:闽作登字13-2008-L-0517号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号:闽ICP备190011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