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浏览 > 首页 >
新闻资讯
>
焦点资讯 > 正文
就业难,中小企业招工也不易
添加时间:2013/6/21 16:47:36 点击数:1144 作者: 来源:福鼎人才网
企业主:大学生来中小企业频繁跳槽 但其实好好干更容易出人头地
5月底,在广州市南粤大型五金模具、化工塑胶等大工业联合招聘会上,佛山一机械企业的人事主管刘明显得有些无奈。“我们想招两名本科生做销售,一上午只收到1份本科生的简历。”有这种感慨的并非他一人,在这次招聘会上的多数中小企业的人事主管都表示:招个大学生不容易。
对此,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谢泓叹道:“现在都在说就业难,其实招工也不易。”
是信息不对称,还是心理不对称?为何会出现两头难的状况,记者近日走访广东省各大就业市场,以及转型中的珠三角企业,探寻其原因所在。
近年来,不少中小企业负责人越来越感慨,不仅招人难,招进来的人也很难留住。
中小企业感觉大学生看不起我们
“我们不希望看到他们进来后又频繁地跳槽”,东莞一家皮鞋企业负责人林燕在招聘会上说,这次,她想招几个培训生,以本科和专科为主,专业则要求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物流和英语。在招聘大学生时,林燕说,已经不考虑学生就读的高校,看重的是所学专业,以及毕业生对其职业道路的设想。
这家公司提供的起薪为2000元/月,培训期为一年。在培训期内,按季度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则加薪。正常情况下,一年后的工资可以涨到3600元/月以上。
这样的工资待遇,在即将毕业的吴阳(化名)看来可以接受。他希望毕业后能从事物流或者电子商务。如果进大公司比较难,就先找一家中小公司积累工作经验,然后一两年内再跳槽到比较大一点的公司。正是在这一点上,吴阳和林燕达成了一致。
并非每个求职者都像吴阳一样,广州一家建筑公司的销售经理高传正说,今年初,在广州大学城的一场招聘会上,他一个人都没招到,“大学生看不上我们小企业,我们也难招到合适的人。”
广州越秀区一家商业地产公司的招聘负责人透露,她和同行们所接触的求职大学生,似乎都不急于和单位签约,反倒是企业催着毕业生签约。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字,截至2012年末,中国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2290元,增长11.8%。而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的调查则显示,截至去年6月25日,2012届本科毕业生中,69%的毕业生起薪还不到2000元。
谢泓认为,大学生的起始工资低于民工工资,从一个方面印证了人才供求出现的变化。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连年扩招,在短短10年内,大学生人数翻了三倍。与此同时,随着第一代民工的逐渐退出,第二代民工逐渐登场,但普工总数却处于下降趋势。“但普工劳动强度大,大学生一般不愿去做,因此双方的工资出现此消彼长。”
特别声明: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