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浏览 > 首页 > 新闻资讯
信息检索:  搜索    人才搜索
新闻中心
您目前浏览 > 首页 > 新闻资讯 > 焦点资讯 > 正文

海归创业当心跌入“陷阱”

添加时间:2013/4/25 15:07:54    点击数:1170    作者:    来源:福鼎人才网

  日前,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致留学人员企业的一封公开信”中称:“近期,我们接到个别留学人员企业反映,有中介机构以帮助申请‘出国留学人员来深创业前期费用补贴资金’为名,收取相关费用。”

  该公开信同时提醒出国留学人员,来深创业前期费用补贴事宜的办理有合法正规途径,不要轻信中介机构的游说。

  现象:创业陷阱防不胜防

  “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初期,只拥有项目或者技术,急需创业资金时,容易被中介利用。中介往往以高额的投资资金作为诱惑,骗走创业人员的商业计划书或者核心技术。”就“黑中介”问题,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投资处的张凤宇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据了解,海归创业被骗的例子并不少见,而且有多种形式。千橡互动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一舟1999年回国创业,在第一周找房子时便被骗了。

  46岁的海归周良品也曾经历“被骗”。创业后,他的事业很顺利。但在2005年7月,他与一位香港房地产商人胡某结识,并在很短时间内达成一项合作项目。在没有摸清对方底牌之前,周良品与对方签订了一笔400万元的合同,但胡某回到香港后,再无音信。

  一位网友也在网上晒出了自己不同的创业经历。某地区“招才引智”时,他写了项目申请书,没有入围。几天以后,留创园的一位联系人却发来一封电邮,称经过他们的努力,项目入围了,并许诺提供100平方米的3年免租办公室以及几十万元的启动资金。办完了各项手续,交了很多“莫名其妙”的钱之后,网友被该联系人告知,项目其实并没入围。

  该网友还提到,某创业园的工作人员跟他说起此次事件时曾表示,此事一开始就是忽悠,凡是没有入围的项目,根本就不可能再次入围。

  业内人士表示,海归创业过程中产生这些不必要的损失,一方面是因为有人钻了空子,制造了陷阱,但海归自身也需提高警惕。

  建议:海归创业要“知己知彼”

  那么,海归创业时应如何规避“陷阱”呢?

  为确保创业前期费用补贴资金申报工作的公开、透明,避免留学人员企业上当受骗,“致留学人员企业的一封公开信”特别提示:“出国留学人员来深创业前期费用补贴”是深圳市政府为扶持留学人员来深创业设立的政府专项资金,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是该项业务工作的主管部门,其直属机构市外国专家局负责具体实施,从未授权或委托任何机构代理该资金的申报、审批工作,请留学人员企业勿轻信中介机构的游说。

  《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也指出,很多年轻海归在高中或者大学阶段就走出了国门,对国内的基本情况尤其是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行状况了解得并不透彻和全面,因此创业时在规划、判断等方面就会遇到很多问题。

  报告中还提到,年轻海归要提高自己创业成功的概率,充分了解国情、多与社会各方面交流、加强与曾经留学的国家接触以及善于集聚国内人才等都很有必要。

  永清华茂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路万里也建议:“留学人员可以加入一些创业联盟,依托一些已经成功的企业,以资源互补的形式进行创业。在联盟内部,可以抱团创业,共同发声,同时也能降低创业风险。”

发表评论
目前共有 0 条评论
特别声明: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请先 登陆注册
验证码:

福鼎人才网广告
最新评论
Copyright(C)2003-2021 本站由福鼎市雅索软件公司负责运营 / 常年法律顾问:福建惠尔律师事务所
咨询热线:0593-6122009 E_mailto:webmaster@fdren.net
国家版权局证号:闽作登字13-2008-L-0517号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号:闽ICP备190011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