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来关注一下国内企业的经营状况。今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实体经济显露疲态,而其中中小型企业的困难更为突出。
今年第二季度中国GDP增幅放缓到了7.6%,而上半年的外贸总值只增长了8%,显示出中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外向型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而对于抗压能力薄弱的中小企业来说,情况更为糟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罗仲伟:
由于市场销售不好,企业可能会产生脱节,会产生产品的积压库存。企业之间会形成一种相互的支付拖欠,还包括有些企业在扩大再生产。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由于投入比较大,一时生产能力得不到释放,这样都会占用大量的资金,由此引起企业比正常年份需要更多的融资,需要更多的资金。中小企业融资本来就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又在进一步地提出了更多的融资的需求。所以更进一步加剧了融资的矛盾。
今年以来已经有一系列缓解中小企业困难的扶持措施出台,但对于最核心的资金问题的解决,罗仲伟并不乐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罗仲伟:
现在出台的一些措施还主要是一些治标不治本的,解决当前的一些稍微难一些的问题。但情况往往是,措施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往往会扭曲。因为作为金融机构来说,它本身现在来说都是市场导向、自己要盈利的、对自己的资产躲避风险有自身的考虑。小微企业在这方面在担保、在抵押这方面可能是有问题的。
政府一方面要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通过一种朴实的、普惠的政策,来逐步通过改善环境使中小企业有比较好的成长空间。另外一方面,从企业自身来说,从创业、创新和整个过程来说,我觉得也需要企业自身来做工作。
的确,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挺过这道生死关口,在外部环境的改善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之外,还必须要依靠自身的商业判断和经营能力。
北京晓清环保集团总裁 韩小清:
定位市场,市场定位要正确。另外也要搞好自己的商业模式,能够持续的盈利,我觉得这点都很重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罗仲伟:
我觉得现在更是提醒我们,要抓紧有限的时间尽快地在转型升级上面做工作,这个转型升级就是逐步从低端向高端、中端向高端去开拓、发掘新的市场。这个实际上是有很多的市场机会的。这就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去做工作,从现在开始企业家要转变观念,要有长期经营、不断积累的基本的思路和打算,要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从短期化、投机化转向长期化、积累化。更多地,像一些怎么差异化,通过差异化的这种竞争策略,来满足特殊的市场、差异化的市场,取得自己的竞争优势。